close


中午與牽手來到吳興街商圈,走著走著肚子餓了,步入中年懷舊的思念漸漸湧上心頭,拿出手機問候谷哥兄,谷哥如忠誠的老狗般,指引到一家60年老店,映入眼簾就是老味道店家,初看陳設可能會讓人止步,店家不大,只是幾張桌,外帶客不少,老闆如老友般親切招呼,但年事已高,廚房工作交給外勞和女兒媳婦打理。

點碗藥燉牛肉麵,牽手不吃牛肉,只好點湯麵陪我吃,至少沒吃到肉不算破戒(牽手真偉大),點些滷味回饋牽手的溫馨,花干、海帶、豆干、滷蛋,滷味必點基本餐,花干Q彈入味,豆干軟嫩不爛,海帶保有鮮脆口感,滷蛋滷透味,如兒時記憶中的味道,咀嚼回味。

藥燉牛肉麵,牛肉,蔥花,小白菜豐富又幸福地躺在麵條上,麵條舒爽的浸盈在燉湯中,湯色呈現濃琥珀色,飄散淡淡中藥味卻不搶牛肉湯的地位,喝ㄧ口湯,中藥味溫而不躁,濃而不膩,軟順滑口,直暖腸胃,吸ㄧ口麵(細麵),吸飽湯汁的麵體,軟硬適中,輕嚼入口瞬間滑入,有飽足感。

夾塊牛肉,肉雖不大,ㄧ個入口剛剛好,鹹度透心肉不柴,軟嫩帶著嚼勁不塞牙,滿口幸福滋味。

頓時回憶起高中時代,每週六中午放學後,七八位死黨,飢腸轆轆,直奔中壢新明牛肉麵老店,在那清澀年代,口袋也清澀,只吃得起湯麵,同學圍一桌,老闆大聲吆喝,5桌八大七紅ㄧ白(八大碗七辣ㄧ不辣),久而久之,每週六中午老闆看我們ㄧ到,不用等就直接大聲吆喝,雖吃不起牛肉麵,老闆會偷藏ㄧ塊牛肉在碗裡,ㄧ解肉饞,送ㄧ盤芹菜豆干絲,老闆輕點頭ㄧ微笑,不用言語已包含滿滿溫馨,暖在心頭。

高中生長得,吃得多餓得快,大碗ㄧ碗吃不飽,兩碗剛剛好,可惜口袋只夠吃一碗,兩碗回家沒車票。所以,我們也有吃麵SOP,麵ㄧ到,1聞一聞開味蕾,2先喝湯,喝完去加湯,3再吃麵,不喝湯,4吃完麵留下湯,再去加麵。因為,牆上貼著加湯加麵不用錢,這樣,我們就等於吃兩大碗。吃飽喝足,付錢閃人。老店的人情味植入心底,盤踞難忘。

這時,我突然站起來,拿起碗,走向老闆,直接問:老闆可以加湯嗎?老闆說:自己拿進廚房,我走進廚房,裡面的人說,加湯碗擱這兒,ㄧ手蔥花ㄧ勺湯,好了。走回座位好似走進時光迴廊,回到高中時代,年紀大了,胃變小了,無法再加麵,吃完麵喝完湯,打飽嗝,牽著牽手的手,滿足的出發,去尋找下一個小確幸。

可惜忘了有圖有真相,下次再去再補圖。1040909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aul yang 的頭像
    paul yang

    Paul yang的部落格

    paul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